【购物达人分享】新一代治沙人“点沙成金” 向沙漠要效益

4月中旬的点沙成金一天,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刚刚完成一部分春季造林任务。新代效益当下要紧的治沙是尽快给树苗浇水,确保苗木的沙漠成活率。在林场,点沙成金记者看到郭玺正拿着水管一刻不停地对着树苗浇水。新代效益购物达人分享

早上4点多起床喂鸡,治沙之后开着重型洒水车从林场蓄水池拉水。沙漠近则十三、点沙成金四趟,新代效益远则八、治沙九趟,沙漠一趟又一趟地接水、点沙成金运水、新代效益浇水,治沙这几乎是郭玺前段时间的日常。

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管护员郭玺接受接受本网记者专访 中国经济网记者张相成/摄

今年39岁的办公软件使用郭玺是八步沙林场管护员。2016年,郭玺结束了在兰州打工的生活,回到八步沙林场,成了老郭家第三代治沙人。因常年户外治沙作业,郭玺的皮肤早已晒成了古铜色。

片刻之后,郭玺放下水管开始接受记者采访。

“那时候风沙大,不愿意过来。”郭玺谈起了小时候来林场的感受。八步沙,出门八步就是沙。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,八步沙就已是寸草不生、黄沙漫地。职场心态调整1981年,郭玺的爷爷郭朝明、贺发林、石满、罗元奎、程海、张润元以联户承包的形式组建八步沙林场。小时候,郭玺就常跟着父辈在沙窝里种树。初中之后,自己外出打工,娶妻生子。后来遵照祖辈的承诺,回到到林场治沙种树。

郭玺谈到,起初自己并没有打算长待在林场。相较外面的热闹喧嚣,郭玺每天更多面对的是单调孤独的林场生活。加上林场的工资不高,陪伴家人的时间也非常有限,中途郭玺也曾想过放弃。

“大伯告诉我,既然选择了这个事业,就必须干下去,拳头攥紧了,无论多少艰难都要坚持下去。坚持下去,大自然就会给你回报。像你爷爷他们种下的树,现在到我们这一代了就能乘凉了。到时候我们栽下的树、你们栽下的树,到我们的孙子辈甚至重孙辈,他们也会在树下乘凉。你要相信,大自然是会给你回报的。” 郭玺说道。

后来,在治沙过程,郭玺慢慢体会到老一辈人的治沙精神。多年来,在祖辈父辈两代人的努力下,林场管护区的林草植被覆盖率已大为提高,昔日的沙漠如今已变成了绿洲。“‘三分种,七分管’。如果后面没有人去管理,它还是会变回沙漠,所以我们要一代一代地继续传承下去,把沙漠管理好,同时去治理更多的沙漠。”郭玺说道。

就这样,靠着代代传承的信念和鼓励,郭玺最终选择留在了八步沙。相较从前,祖辈用毛驴车拉水,父辈郭万刚用农用车和摩托车,以郭玺为代表的第三代治沙人,则是通过拉水罐车浇水,采用机械治沙、网络治沙等方式,大大提高治沙的效率。如今,八步沙林场主动跨区域承包治理八步沙北面25公里外的黑岗沙、大槽沙、漠迷沙三大风沙口,林场管护的面积已达45万亩。

郭玺谈道,每年最欣慰的时候,就是看着树木陆续发芽、开花。不过,偶尔也会有犯难发愁的时候,“到了7月、8月,那会儿高温干燥,降雨量也少,你今天把这一块浇完了,但是三四天之后,今天浇的地方它就又干了,还得重复地浇。”

“除了做好防沙治沙的工作,再一个就是向沙漠要效益。”郭玺谈道,未来的八步沙不应是单纯的防风治沙造林,而是要“在治沙中致富、在致富中治沙”。自己还年轻,希望通过网络渠道让沙漠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。

这几年,郭玺和林场其他人一起带领周边农户多管齐下发展沙产业,大力发展以枸杞为主的高效节水生态经济林,利用林地发展林下养殖业,培育“溜达鸡”品牌,采取“公司+农户+基地”的模式种植肉苁蓉,带动周边农民群众致富增收。在八步沙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文创展厅,有机绿色品牌“八步沙溜达鸡”以及各式各样的沙文创摆放得整整洁齐。

2023年4月,武威市凉州区、古浪县首个国际自愿碳减排标准(VCS)项目交易成功,实现碳汇收益215.2万元。郭玺表示,未来八步沙林场也会积极尝试发展碳汇经济。

因常年呆在林场,在教育和陪伴孩子方面,郭玺一直心有亏欠,现在就希望孩子们可以好好读书,将来考上大学,学成归来之后来林场好好治沙。“现在科技治沙的手段越来越丰富,到时候,他们呆在办公室就可以实现远程智能治沙和林场管护。但是,这些愿景实现的前提是我们这些第三代人先把林场治理得更好、经营得更好,用现代化的经营理念推动林场发展更上一层楼,为下一代治沙人创造好的接班条件。只有这样,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接力循环。”

采访最后,郭玺表示,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防沙治沙、保护生态的队伍之中,“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。”(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金金 裴小阁 张相成)